你知道全球第一大私人企業是啥?不是製造業!而是創始於1962年的美國連鎖零售通路商Wal-Mart。2003年,營業額高達2,700億美元,雇用員工亦達150萬人,連銷支店達到5,000家。它的價格策略,讓這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時代裡,低收入者能夠以低價購得日常之所需,同時也大大縮小了通貨膨脹的風險。Wal-Mart其實已不只是一種零售商業而已,它所帶動出來的,乃是人類消費文明的大改變以及對全球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衝擊。隨著Wal-Mart的出現,傳統自我雇傭的零售服務部門已無法招架而告解體,龐大的人力被釋放出來,成為低工資、低技術的銷售工人;低價策略下許多商品也被貼上向第三世界「監獄工廠」及童工「血汗工廠」採購的道德標籤,反全球化人士因而將它加入圍勦行列;當Wal-Mart出現,以往那種街坊式的消費時代便告結束,舊式的社區感情不復存在,當然也意味著擁擠、喧囂甚至污染者的增加。僅管如此,你知道Wal-Mart與過去台灣經濟奇蹟之間有密切關係嗎?今日它與中國經濟發展又有何關係嗎(每年Wal-Mart對中國的採購金額佔中國GDP的百分之一)?
大型零售商的興起及社會影響
一、 促成需求面經濟成為可能的工業革命:從賣方到買方市場
二、 零售方式的演變
三、 消費行為模式的改變
四、 品類殺手:大型零售商對傳統銷售通路的取代與寡佔
大型零售商的經營策略
一、 低價策略
(一)低價策略壓縮商品毛利
(二)改變製造商原有的利潤和成本結構
(三)製造商之間降低生產成本以低價競爭取得大型零售商訂單
二、大量採購與大量銷售
(一)捨棄經銷商直接向製造商大量採購
(二)部份商品以組合包裝形式提高銷售量
(三)以大量銷售的高營收彌補低的商品毛利
三、以低的營運成本減少商品毛利率低的衝擊
(一)低薪資的非專業性員工
(二)非精緻化及自助式的消費空間
四、商品選美會場
(一)陳列多樣化商品供消費者選擇比較
(二)消費者比價造成品牌效應遞減
大型零售商的優勢
一、使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接連成為可能
二、同時掌握生產端與消費端的制高點位置
(一)對生產端的數量品質要求與議價能力
(二)掌握銷售通路
(三)決定商品上架內容
(四)具有定義有效需求的能力
延伸閱讀建議
Slater, Robert著、黃秀媛譯,2004,《沃爾瑪王朝:全球第一大企業成長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Spector, Robert著、黃政瑋譯,2005,《品類殺手―零售大戰對消費文化的衝擊》。台北:天下文化。
李飛,2003,《零售革命》。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陳雯雅,2003,〈21世紀霸主爭奪戰開打─百貨公司之現况與未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3年8月號。
姜防震,2004,〈世界零售業顯現五大趨勢〉。《國際線上》2004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