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對天下雜誌一千大製造業分析的發想和問題
by 陳迪暉 2011-12-08 22:57:59, 回應(1), 人氣(893)

台商以製造業登陸最為積極,台灣已有67.3%的製造業在中國投資,而2005年一千大製造業的合併報表統計營收達十四兆新台幣,比全台灣國民生產毛額還要高。雖然各別企業的合併報表並非全然來自中國的溢助,這個現象某種程度顯示台灣已從過去的被投資地轉變成為對外投資地,當中又以和中國的接連最為密切。此外,為何以製造業的比例最高?除了政策的影響外,也反映過去台灣經濟成長是以製造業為主力的產業型態重新以中國為平台繼續運作。

已在中國投資的台商製造業,已經從把中國當工廠轉變為看成重要市場,CEO表示前進中國的原因為市場擴大、成本低廉及上下游產業已經登陸。從工廠轉變為市場的投資動機反映中國內需市場的地位就如同過去歐美市場對台灣製造業的地位。從需求面來看,過去台灣製造業的成本優勢某種程度是為了能夠與西方big buyer在議價上取得更大的空間,如今台商將中國當成控制生產成本的工廠也是為了重新建立那種如同過去台灣與西方big buyer的關係。但從中國內需市場來看,低廉成本所產生的低價商品為的是能夠儘速取得做為新興消費市場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這種意義又不同於過去台灣製造業與歐美那種成熟消費市場中big buyer的關係。

從台灣製造業的合併報表可以發現企業營收排名提升,全球營收也高於台灣母公司營收,再加上台灣一千大製造業一年在台灣境外流動的資金超過台灣內部的GDP,顯示台灣從原本的被投資國轉為對外投資國,台灣一地的營運已經無法理解台灣經濟發展的圖象,台灣的企業和經濟發展早已與全球進行高度連結。在生產上,中國是最大的連結對象;在投資策略上,透過海外免稅地紙上子公司投資中國,再利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再以免稅地子公司名義開發貨單,然後由中國出貨。因此,台灣製造業的全球佈局牽涉到各個環節的需要,不過製造業最後一定要能夠生產出東西並把東西賣出去才算數,中國在這點上的重要性就會出現,這也表示不管企業的全球佈局多麼複雜,表面看來多麼的全球化,最終的連結點還是回到中國身上,就算最後的需求面也是如此。

分析台灣電腦業、面板業和手機業在中國的運作策略,可以發現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都極力朝上下游垂直整合進行,以達到大者恆大的目地,和這些製造業過去在台灣的垂直分工策略不同,垂直整合的目的在於降低生產成本並達到量產產能擴大。為何要這麼做?若從需求的問題來看,製造業總營收從2004年的120420.7億新台幣上升到2005年的141029.4億新台幣,然而平均獲利率卻從2004年的7.4%下降至2005年的5.5%,平均售價也在下滑。台灣製造業希望在中國生產的低廉成本加上量產規模,用量來彌補低毛利的損失,因些中國掘起的最終受益者仍然是歐美的消費大眾,例如華碩就認為達到規模就能夠享受議價空間,中國絕對有能夠讓台商進行大量生產的條件,然而帶來的卻是生產過剩所造成的獲利率下滑,當台灣製造業在中國的投資策略一致時。

雖然鴻海和華碩在中國的策略同樣都是購併及垂直整合,但仍存在著差異性。鴻海走的是代工路線,華碩卻靠主機板品牌基礎攻下中國筆記型電腦的第四名寶座,是現在台灣品牌在中國表現最好的公司。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台商在中國的策略有代工也有品牌,而我們研究計劃當中的製造業個案鴻海及寶成都是走代工路線,因此是否需要將代工與品牌做一區分?這樣的區分對我們研究計劃所關懷的課題是否有意義而將華碩這個個案放進來?此外,華碩在中國透過購併將形成與鴻海正面對戰的情形,是因為中國的新興市場導致從規模出發先取得市場佔有率的思維而不做市場區隔嗎?而台灣大型製造業在中國的策略為何不再只是協力網絡?這是否表示中國做為一個特殊的新興市場導致台商在中國的運作愈來愈脫離原本在台灣的樣貌,也對台灣產業運作型態產生重構的能力?

回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