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台灣自行車產業簡史
by 陳迪暉 2011-12-12 13:26:07, 回應(1), 人氣(6493)

◆光復前自行車與零件皆仰賴自日本進口

光復前,台灣尚無自行車工業,台灣的自行車以進口日本的人力車來台內銷為主,價格非常昂貴,當時一分地100元,一輛腳踏車要30 (阮素琴 20013) 。男性載貨用的稱 「武車」,女性騎的為「文車」,當時市面上著名的牌子有富士霸王、富士宣傳號、 KENT肯特、日美商社、松島號、Large、能率、川村、及Premier (ibid: 4) 。在這個自行車零件十分貧乏的年代,沒有零件製造技術加上貧窮,一切都很克難,外胎要靠配給,沒有外胎只好綑草繩,湊合著騎,腳踏壞了,用木頭代替。直到光復後,才逐漸有人從日本進口部份零件販賣,由於二次大戰重創日本經濟,當時日本零件很缺乏,腳踏車與三輪車改由香港與大陸進口,當時便從上海進口部份零件如鏈條、輪圈來內銷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 199584)

當時自行車業出現五大批發商雄霸台灣自行車進口零件的批發市場,號稱「五虎將」,他們是五位結拜兄弟:台北伍聯貿易的邱陳傳、員林清秀車行蔡淇茂、台南清標車行郭維法、員林正興棧徐紹、高雄高興鋼鐵呂名傳,而伍聯貿易公司是最早從事進口日本零件內銷的批發商 (阮素琴 20013)

◆光復初期的台灣自行車產業

1949年前後,台灣曾攔截一艘來自東歐名為桃普斯號的船,船上有5千輛捷克自行車,全數配給給軍方用,當時的剎車只有一塊剎車塊剎在輪胎中間,早期我們飛輪、腳踏等零件不會做,皆由物資局進口來賣給車廠,而政府也自英國進口幾萬輛腳踏車配給給郵政、電信局的公務人員,以三段車為主 (ibid: 4) 。光復後台灣也慢慢跨入閉門造車生產零配件的萌芽期。 已有50多年歷史的花鼓老廠崑藤成立於1947年,初期做車架起家,2年後才開始生產花鼓與腳剎,1964年開始外銷印尼等東南亞市場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 199584) 。當時豐原有不少用汽油桶製造車架的廠家;輪圈則以高興、遠東、伍順、大東最早;花鼓有清華與崑藤;車手有中美;大齒盤有伍順、美達、桃園精機;飛輪有正輪;燈具有三陽、鑽石與環球 (葉斯水 20059) 。為了統一國內零件規格參差不齊、各做各的混亂情況,當時任台灣省腳踏車商業公會理事長的徐紹積極前往日本工業社拜訪,並順利拿回日本自行車零件規格資 料與月報等寶貴資料,彙整後發給全省的零件廠,勸說大家按規格生產,才有助出 口與修補 (阮素琴 20014) ,這對台灣自行車零件的規格化與統一化以及日後順利拓展外銷之路可說貢獻良多。

1960年初期是腳踏車最興盛的時期

早期台灣自行車以內銷為主,光復初期進口自行車最多曾高達年40萬輛,由於消耗外匯甚鉅,政府為扶植國內腳踏車業,1950年先管制腳踏車與零件(輪圈、前叉、車把、車架、大齒盤、花鼓等)進口,1954年更全面禁止腳踏車進口,因而造就了五大中心組車廠的崛起,分別是飛虎牌、伍順、伍聯牌、自由牌與福鹿牌,後來大東、自由、伍順、福鹿牌相繼關門大吉,市場由批發起家的伍聯、幸福牌等所取代 (ibid)

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腳踏車是國人最親密的交通工具,當時理髮只要7元,但自產的腳踏車要900多元,進口的腳踏車則要1700多元,1956年,政府公佈腳踏車配售辦法,軍功教人員可分期付款購車,當時的腳踏車一律要掛車牌、繳牌照稅,一直到1973 年,車牌的規定才被取消 (王建彬 2000) 1961年以後,批發店出來組車的廠家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當時的中盤商超過70家,對內銷的零件物流助益良多,當時比較有名的中盤商有極東的陳響、春田行、文藻、歐美車行及日美等 (阮素琴 20014) 。全省經銷自行車及零件車行約計3千家,使用中的自行車總數計130多萬輛,1968年國內從日本輸入大量不需掛牌的49cc機車銷售,自行車一下子變成非常落伍的工具,因此開始走下坡,許多車店紛紛結束營業 (葉斯水 20059)

◆台灣自行車的外銷發跡史

政府辦的國貨館展覽,成功促成伍聯公司接到50輛試銷印尼的訂單,就這樣台灣在1969年由伍聯外銷了第一批的自行車到印尼,真正將台灣自行車推上國際舞台的大功臣是日本極東會社與威廉斯基,當時日本極東株式會社[1]的台灣代理太星引進極東介紹美國的威廉斯基來台灣採購迷你車,才把台灣的自行車帶到美國,也帶動了台灣自行車外銷的風潮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 199585) 。當時很多人都開始在騎樓、大馬路旁就組起10速車外銷,說到迷你車(嬉皮車)的香蕉型車架、輪圈,當時可是用50加崙的油桶硬槌出來的,香蕉型座墊也是手工硬做的,這就是當時外銷美國,為台灣爭光的純手工迷你車的故事 (阮素琴 20014)

接著,美國BMX車的興起創造了台灣自行車業的黃金時代,當時美國想找日本 BMX,但日本看不起BMX這種非正統的小車而把機會推給台灣,才讓台灣有機會靠BMX賺翻天!最鼎盛、最競爭的時候,台灣的組車外銷廠曾達60多家,之後MTB登山車的崛起則再創台灣自行車的另一個高峰。70年代以後的後起之秀如巨大、美利達和郁珺等則靠著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與技術,加上彈性管理,讓輪界繼續蓬勃發展 (魏錫鈴 2004) 。但當時由於台灣自行車沒有工業標準規格,美國不少自行車店皆在門口貼上「拒修台灣製腳踏車」的海報,為此,巨大劉金標董事長從日本拿回許多JIS的標準供業界參考,對提昇台灣自行車業的品質與規格標準貢獻良多 (阮素琴 20014)

◆台灣自行車出口在80年代突飛猛進

台灣自行車產業萌芽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早期以內銷為主,政府為扶植自行車產業,鼓勵國內業者自行製造,於1951年管制自行車進口。1952年起,國內自行車製造廠相繼成立,由於經營不善、產品品質在政府的保護下無法有效地提升,使得自行車工業處於低潮。1971年台灣自行車出口量約27萬輛,出口值約420萬美金,直到1973年,因第一次能源危機造成全球自行車市場需求大增,才使得台灣自行車工業步入成長茁壯期 (台灣區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 2006) 80年代在市場需求擴增,加上業者品質及技術的提升,使出口量相對地驟增,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以1986年出口量為例,已增為10239473輛,較1971年的出口量成長近40倍,平均單價為40.83美元,可見台灣自行車的出口量及出口值在80年代有突飛猛進的成長,1991年起,台灣自行車出口值始突破10億美元,1995年出口值更突破10.6億美元,創歷史高峰 (ibid)

美國、歐盟和日本則是台灣自行車的三大市場。其中美國進口台灣自行車的數 量,10年來都至少在260萬輛以上,98年更突破400萬輛新高,幾乎佔了當年出口總額的一半,然而近5年來,美國自行車的本土生產急遽萎縮,許多大廠甚至結束美國及墨西哥的生產廠,而紛紛轉向大陸採購,因此台灣對美的出口量將不再有過去的榮景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 199317)

◆內銷市場

自行車的內銷市場於93年有586千輛,98年已突破64萬輛,和國內業者的估計數據差不多,若再加上雜牌車的銷售,內銷市場應該有70萬輛的實力甚至更多,暑假期間以及春假附近是買氣與銷售旺季,內銷四大天王為捷安特 (Giant)、美利達(Merida)、聯程(KHS)與郁珺(Joker),此外,量販店的低價攻勢也 佔有不少的市場 (經濟部統計處 2001)

台灣自行車廠成立時間表

1946  

華豐Hwa Fong, 太偉Great Way(鎰昌車行)

1947  

崑藤Kun Teng

1948  

金豐Chin Fong, 清豪Chin Haur, 中央塗料Center Paints

1949  

成光Sunpex, 遠東Far East

1950  

天源義記Tien Yuen, 健生Ken Sean

1951  

怡合Allied

1952  

本祥P.T. Banteng Pratama

1953  

嘉南Chia Nan, 日商東食Toshoku

1954  

信大Hsing Ta, 鋁特Rito Aluminum

1956  

國進Kou King

1958  

建祥Chien Hsiang, 達新Tah Hsin

1959  

聯合Union Rubber

1960  

江興Chian Hsing, 華廣匯Coido, 環球Universal

1961  

台全Tai Tsuang, 明達Min Ta

1962  

建大Kenda, 豐田Fung Tien

1963  

錦祥Chih Shang, 平和金屬Ping Ho, 榮宏貿易Eng Hung, 福隆尖端Fu Luong Hi-Tech

1964  

六哥Liow Ko, 林三榮San Jung

1965  

永進Young Chance, 東寶Tung Pao, 苑信Cimpex, 龍宇Long Yu,

1966  

三榮Sanyei, 正達Cheng, 高瑋Condor, 穗高Taiwan Hodaka

1967  

正新Cheng Shin, 立距Grand Star, 享億Kuen Ming, 猛發Meng Fa, 結成Jye Chen, 聖益Dives,漢功Dodecyl

1968  

台陽Taiyang, 企峰Chi Feng, 利豐Li & Fung, 明倫Ming Luen, 泰中Taichong, 源盛爐Yuan Sheng Loo

1969  

聯航Air Union, 俊利Chummy, 泰陽Tay Young,乃興Nuvo, 大亞Ta Ya, 大東Great Eastern, 正有Wealthy, 旭企Sun Rising, 宏仁Horng Ren, 高林Collins, 開發Kaifa, 金岱Jin Dai

1970

三永San Yung, 天心Tien Hsin, 永翔Yung Shyang,宏志Hung Chih, 東邦To Ho, 勝法Sheng Fa, 鉅盈Jumbo Brico, 紋豪WinHorn, 慶沛Keng Pey,中南金記Chun Nan Jin-Ji, 霸力Pahli Resin, 龍億Long Yih, 繡翔Show Young, 鋐美Hung Mei,仙蒂市Santosa, 毅麟I Ling, 勝傑Ecoca, 明秋Ming Chiu

1971  

吉安Jee Ann, 合普Hope, 艾力Taiwan New Idea Service, 建來Kenlight, 錦豐Kim Fong, 健升Chien Sheng, 常昌Taiwan Johnson, 景行The Great Kingdom, 金同山Ching Tong Shan, 彰星Chang Star, 億合Kuomex, 富祺Fullness, 埃立克Arnik, 鉦釔Cheng Yi, 三發Sanfa, 大忠Ta Jong, 久喬 Tiem Chiao, 鴻成Everest

1972  

美利達Merida, 巨大Giant, 達建Dah Ken, 威輪Willing, 日馳Sunrace Roots, 達生Dodsun, 立新Li Hsin, 永輪Wheeler, 永越Yung Yueh, 艾邁斯Amethy, 立洋 Liyang, 同正Tong Cheng, 同德Tonder, 合力Polygon, 鈺盛Yu-Sheng, 怡堡New Fu-Pao, 東志Orient, 東舫Gran Orient, 昇達利 Century, 美優Asahi, 勇義Yunnex, 郁珺Asama Yuh Jiun, 第文Suzico, 博震Bor Jenn, 森台SenTai, 廣美Kuang Mei, 錦美Jiin Mei, 慧大Fedal, 七星 Seven Stars, 九田Jointec, 三榮San Jung(Rubber), 利達Lida Machinery, 永締Prime, 祥田Shiang Tyan, 翔新Shiang Shin, 福舲Fuu Lhing

1973

玉盛Youth, 白馬White Horse, 全維Chuan Wei, 利奇Lee Chi, 東林Tung Lin, 聖真Sheng Chen, 喬山Johnson, 松和Song Ho, 信成Roodin, 政伸 Transart, 泰北Taipei, 專一Jeani, 敏德Mady, 美而光Viscount, 協信興Hung Chi, 世全Vulcan, 六合Six Union, 羅麗亞Taiwan Rhodea, 新吉田 Sin-Giten, 衛泰Victorex, 錦麟Kin Lin, 三卯Summer, 久輪Chiu Lun, 大世紀Great Century Paints, 大鋒 TaFong, 遠通精機Akisu Machinery, 大肯Kenstar, 大晉The Catable, 磊霆U-Can-Do Hardware

1974  

福商All Formosan, 鐵甲機械Armor Manufacturing, 志晟Chih Cherng, 長青Evergreen, 泉木General, 聯品Kin-Pin , 龍捷Martec, 昇易ShengYih, 翔賀 Shine Hoard, 新莊Strongman, 福光Taiwan Fu Kung, 天工Tan Kong, 正輪TaoYuan, 東庚Tung Keng, 晏台 Yenn Tai, 莊盟Strongman, 銘誠Mclean, 澤龍Tso Long

1975  

克佳Acecast, 錦佳Chin Jia, 春日Chun Zu, 宜士 Essex, 弘達Hung Ta, 慶碩King Sword, 立隆LiLung, 明甸行Mt Racing, 榮昶Rong Charng Iron Works, 三吉龍San Jie Long, 三峰Shan Feng, 幸鐘Shin Chung Y.T., 速得Speedent, 三司達Sunstar, 台螺 Tai Lou, 潮懋Trend & Tide, 東豐Tung Feng, 源文興 Yuan Wen Shing, 圓榮Maruei,理隆Li Lun, 兆美 Chummy, 禎興Cape Hope, 炎輝Yuan Fey, 艾瑪諾Amano

1976  

雅之麗Atsuri, 彰誠發Chang Cheng Fa, 日雄Daily Wealth, 富鈿Fu Tien, 富林Fullytech, 行茂Hong Mou, 信隆Hsin Lung, 久裕Joy, 金儀車King I, 光進Kwang Chin, 六毅Liuyih, 龍神Long Shern, 台灣微粒Microlite, 銘泰Ming Tay, 本祥PamHsiang, 誼欣San Yakos, 山欣Sanshin, 協良Shake Land, 巽新Shiun Shin, 瑞誠Swechen, 資純Tzy Chwen, 鵬鴻Waiker, 輪星 Wheel Star, 億豐Yih Feng, 宇盈Yu In, 源勝Yuans Shengs, 縈成細鋼索Yun-Chern Fine Wire Rope,永逸Yung Shye, 木大Mu Ta, 友隆Tracer, 致達Jydar,擎翔 O-GN

1977  

見誠Acetrikes, 馥聖Afs Cycle & Supply, 霸福Bah Fure, 板林Ban Lin, 永傑Baradine, 嘉偉Carver, 正鎘Jeng Ker, 祥力Cionlli, 菲力Fairly, 遠大Far Great, 富日Fu Jih, 和駿成Her Jiunn Cheng, 鋐福 Huang Fu, 暉盟Ideal Cycle and Machinery, 盛傑 Ideation, 昆富King Roof, 瓏興Lung Hsing, 松磊 Rattox, 華岳Rexcycle, 聖育Sanyu, 泉新Taiwan Cable, 寶禾Teiko & Sons, 至誼True East, 桂盟 KMC, 三綱Sankang, 江傑Jang Jet

1978

雨青Dristar, 初林Bestone , 產和Chanhoe, 琦鑫 Chi Shin, 阡發Chien Fa, 志昌Chin Chang, 周府 Chou House, 三三San San, 復凱Fu Kai, 鑫林Garuda, 輝駿Goldhill, 協緻Hsien Chih, 巨屋Huge House, 環茂Hwan Maw, 展輪Jaan Luen, 結華Jae Hwa, 嘉懋Jia Maw, 立富Lifu, 遠方Yon Fame, 輪奇Lun Chi, 隴億Lung I, 彬貿Peakworld, 點吾Point Me, 瑞祥 Ruey-Seyang, 安全導線Safety Control Cable, 彰彬Shopin , 旭東Shuz Tung, 競泰Sinox, 上隆 Sun Long, 三勝Sun Shine, 山郁Sunny Beam, 德達Tahoma, 台灣普勤Taiwan Proking, 永富Yeong Fuh, 慶林"3L Manufacturer, 帝群 Emperor, 黃年芳 Hwang Niang Fang, 翔典Forever Young, 肇亨 Chao Heng, 銨鋒Super Screws

1979  

多金Asia United, 麗國Beau Country, 百岳Bor Yueh, 建進Chien Chin Frame, 欽成Ching Chern (Kin Shia), 銓鴻Chuan Horng, 春竹Chuen Jwu, Chun Yeh, 大域Davits, 毓冠Equus, 福增Fullking , 古氏Guu, 豪逸Hao Yih, 聯川Hi-Tec Union, 兄順Hsiung Shun, 廣有Konyo, 聯行Lian-Harn, 敏翔Mainshine, 但以理 Lucas and Mfg., 日琦Ryh Chyi, 聖安Sheng An, 山和Shine-Ho, 存信Shun Ling, 大大Ta Ta, 香港商優尼根Unigain Trading, 上律Upright, 維樂 Velo, 鴻煜Weida, 永光Yeong Kuang, 捷倫Zalun, 福明Full Men, 敬龍Gihn Lohn

1980

越晟Access, 雅瑟斯Assess, 彰盈Chang Ying, 嘉盟Chia Meng, 進億利Chin Ye Lih, 全項Chyan Hsang, 薪展E-Co, 逢聯Founder Land, 府城Fu Cheng, 巧匠Great, 提明Hand Light, 必欣Hi-Point, 華門Homax, 愛地雅Ideal, 香港商雅晟Intertrend, 正敏Jen Min, 宗賢John Shing, 金享Kalloy, 世同Kenstone, 南欽 Landing, 太平洋Pacific, 總鉅Serica, 輝晃Service- Best, 耀輪Shine Wheel, 順澤Shuen Tzer, 夏夏叫 Solo, 信肯Speedstar, 舵輪Steering, 豐正Taiwan Freewheel, 台灣力母Taiwan King Strong, 東和興 Tong Ho Hsing, 士禾Trireed Enterprises, 悠柔普 U-Rop, 鋐光VP, 維格Wellgo, 慧盟Wheelman, 詠統 Yeong Ton, 鎰成YihCheng, 營標Ying Paio, 英堡Ying Rex, 永芳塑膠Yung Fang Plastic, 鼎貿Sungold Helmets,保安Shen Zhen Bo An, 志曄Chih Yeh, 有為Allwell, 展遠Jan Yen

參考文獻

王建彬、金美敬、劉慶文,2000,《自行車產業綜論》。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台灣區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2006,《台灣自行車工業統計資料》。

阮素琴,2001,《2001台灣自行車標竿企業》。彰化:輪彥國際有限公司。

葉斯水,2005,《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桃園:元智大學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統計處,2001,《生產快報》。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1993,〈台灣自行車業現況〉。《自行車市場快訊》1013-18

輪產國際有限公司,1995,〈經貿回顧〉。《自行車市場快訊》2384-85

魏錫鈴,2004,《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台北:聯經。



[1]極東開發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特種汽車生產商之一,成立于1955年,資本金118億日元(110日元=1美元),員工人數826人,事業內容涉及特種汽車、環境衛生、汽車銷售、不動產等行業,主要產品有水泥泵車、粉粒物料運輸車、垃圾收集車、混凝土攪拌車、自卸車、油罐車等,在日本市場占有率分別是:55%70%20%20%40%50%。該公司的生產和銷售網絡從南到北遍布整個日本列島,為了開拓中國南方市場,于2002年在上海設立了極東特種汽車貿易公司﹔2003年在昆山市投資成立了極東特種汽車機械公司。

回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