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台灣光電產業發展意義
by 陳迪暉 2011-12-08 23:00:12, 回應(1), 人氣(1070)

回顧台灣光電產業發展初期,當時千億台幣的產業規模需要花費10年方能達成。在1983年台灣剛開始發展光電產業的時候,台灣光電產業的總產值僅有八十億台幣左右。三年之後,也就是1986年,台灣光電產業的總產值增加到百億台幣(119億台幣)的規模。台灣光電產業花了十年,才在1996年將產值推上一千億台幣的規模(1,154億台幣)。從此,藉由電腦資訊等應用市場的蓬勃發展,台灣光電產業開始起飛!因為19962000年之間,台灣光電產業的產值每兩年便增加一千億台幣,再藉由顯示器產業的大筆投資與生產,台灣光電產業從2000年至今,每年的產值均可以增加一千億。這表示過去曾經花了十年才增加千億台幣的產值,如今僅需一年就達到了。

台灣的光電產業在整體的電子資訊科技產業裡也愈來愈居於要角,且所佔有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這裡所指的電子資訊科技產業包括了電腦、通訊,和視聽產品,以及電子零件等(不含機械)。光電類的產品在電子資訊產品裡的產值貢獻比例從2000年的12%,增加到2008年的37%,這也表示未來很多所謂的電子資訊類的產品也將都是利用光電科技的光電產品。

歷年來台灣光電產業一直隨著全球光電市場的成長而持續擴大,光電產業總產值首度在2005年突破一兆台幣,達到11,289億台幣,在全球2,208億美元的光電產值裡,佔有16%的比例,又締造了一項里程碑。回顧台灣光電產業從2000年以來即藉由顯示器產業的蓬勃發展而獲得每年幾乎都有三成的成長動力,這使得台灣光電產業仍然每年能多創造出千億規模的產值,且在2008年時能往15千億台幣的規模邁進。

台灣光電產業之產值成長趨勢

單位:億台幣

資料來源:PIDA20061

台灣2005年的光電產業產值在六大類的分項產業中,仍以光電顯示器7,141億的產值(TFT-LCD面板為主)佔有最大的比例,達63%,為第一位,且未來的比例還有可能逐年擴增。台灣第二大的光電領域為光儲存產業,其產值有2,323億台幣,佔有約兩成多的比例。就產值而論,台灣光電產品仍相當集中在特定產品上,2005年十大產品產值就恰約超過1兆元台幣,佔全體光電產值的比重達89%,主要集中在光電顯示器的TFT-LCDTNSTN-LCD,和光儲存領域裡的一些資訊用光碟機,以及CDDVD-R光碟片。台灣十大光電產品還有光輸出入的數位相機,以及光電半導體中的LED下游封裝。近三年市場頗為熱絡的光學元件也連續第二年進入台灣十大光電產品裡。

2005年台灣產值與成長率十大光電產品

單位:百萬台幣/%

名次

高產值產品

產值

高成長率產品

成長率

 

1

TFT-LCD面板

637,131

太陽電池

101%

2

數位相機DSC

66,190

DVD Recorder

37%

3

TN/STN-LCD面板

64,239

數位相機

36%

4

CD-R Disc

55,095

TFT-LCD

31%

5

DVD-ReWritable Drive

47,376

光通訊元件

24%

6

DVD-R Disc

39,942

OLED

22%

7

發光二極體(LED)

39,700

光纜

21%

8

光學元件

22,476

DVD-R Disc

21%

9

CD-RW Drive

18,378

光學元件

18%

10

掃描器

17,470

光纖

14%

資料來源:PIDA20061

從以上資料來看,光電產業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絕對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更是我國政府大力發展的「兩兆雙星」產業之一,兩大產業包辦近年台灣九成以上重大投資案。目前中台灣地區已經成為光電廠商的重要聚落,是中台灣地區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也將成為中台灣地區的產業發展特色。例如以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的投資設廠數為例,由於台中縣潭子鄉原本就是全國光電工業重鎮,因此自然而然就成為光電產業的重要聚落,光電產業就佔了31%除友達光電、中華映管兩家旗艦大廠外,並帶動上下游廠商的跟進,包括台灣康寧、台灣日東、台灣捷時雅(JSR)、弘榮光罩(PKL)、晶元光電、玉晶光電、和鑫光電及大立光電)22家上下游廠商進駐,國內外光電廠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5,122億元,佔總體投資金額66.52%,投資金額名列第一。未來將會形成TFT-LCD電視的生產專區,從上游原料到下游終端產品形成完整供應鍊的光電產業聚落。此外,光電產業進駐後,將形成光電與機械雙主軸的新產業聚落,並且有工業區、機械區、軟體以及加工出口區作為支援系統。在就業機會的提供上,2005年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總就業人力是10,768人,其中首先進駐的友達光電就貢獻了近八成。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成立後,包括原先座落於台灣中部地區以及中部地區以外甚至是國外光電廠商已開始進駐設廠。這些廠商在進駐中部科學園區之前,有些原先就已座落在中部地區,有些則是在中部地區以外或國外。

資料來源: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處

資料來源: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處

除了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外,尚有許多光電廠商原本就座落於台中工業區和中部各縣市之中,例如先進光電、新鉅科技、巨晰光纖及新虹科技等公司,這些公司包括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在內的公司,產品含蓋台灣產值與成長率十大的光電產品,使中台灣地區成為國內重要的光電產業聚落。光電產業與台灣中部的經濟發展前景與建構屬於中部灣自身的發展特色有著密切的關係,透過光電產業也使中台灣能夠與全球進行接軌。如果我們能對中部光電產業發展進行透徹的瞭解,對中台灣發展方向而言是有利的,並能透過對該產業的瞭解進而提出建言或找到屬於中台灣特有的論述,如此將能找到中部地區在台灣屬於自己的位置。

預期貢獻

中台灣位處於台灣的地理中心,可以說是台灣的心臟,境內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與人文特色,孕育著台灣的無數生命。但長久以來,中台灣這塊土地卻沒有如她在台灣的地理位置一樣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中部的發展遠不如北台灣,地方特色也不如南台灣般有屬於自己的獨有論述。無論是在硬體建設上,或是軟體的文化精神建設上,其發展都較北部遲緩,致使中部鄉親為了現實的生存問題與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紛紛移居北部縣市居住或就業。

中台灣地區經濟型態多元化,但同時也造成其定位的不明,例如中中彰地區以工商業為主,但其它地區仍以農業或休閒產業為主,長久以來無法形塑出一個屬於中部地區的整體規劃藍圖。雖然中部地區可以捨棄工商產業,改以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產業取代,以找到中部地區有別於北南台灣的特殊位置,但完全忽視工商產業,將會使中部地區變成工商業投資的沙漠地帶,這實非中台灣人民之福,不夠充裕的就業機會,將使人口流失嚴重,紛紛到外縣市尋求發展。

在工商產業部份,由於中部地區過去的產業型態以勞力密集的傳統中小企業為主,加上過去主政者在政策上對中小企業的投資環境改善與獎勵政策並沒有太多的重視,使得中部地區的產業規模長期以來受到限制。更甚者,由於中國大陸的市場堀起和低廉勞動成本優勢,迫使中部地區產業一波波外移以尋求新的生存利基,使得中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更形雪上加霜。工商產業的發達可以帶動中中彰之外的中部地區其它經濟活動的發展,因此工商產業的空洞化,產業水準停滯不前,將衝擊到中部地區整體發展的一致性,無法避免的就使得中部都會區外的其它地區如苗栗、南投和雲林在人們的印象中產生落後、貧窮、生活不便的感覺。

中部地區的命運真的只能如此宿命嗎?真的無法擺脫過去,進行改造嗎?在中國大陸堀起與全球化的浪潮下,真的無法利用在地優勢進行產業發展的重新定位嗎?進而促成中部地區整體且一致的發展。其實中部地區和台灣南北比較起來,在過去的產業發展基礎上就有屬於一份自己的優勢特色,若能針對目前中台灣具有競爭力的廠商進行研究,並從這些廠商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示,中部地區依然能夠走出一份屬於自己的道路並取得屬於自己在台灣的獨特位置。有鑑於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對中部地區在中國大陸堀起與全球化趨勢下仍具有競爭力且成功進行產業升級的精密機械、光電及其他相關產業個案的研究,能對中部地區的產業發展優勢進行透徹的瞭解,進而提出屬於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建言,以吸引重大產業的投資,帶動中部地區經濟活動的活絡與繁榮,增加財政收入與鄉親的就業機會。在此基礎上,將使中部非都會地區的其它產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工商以外的中部特有產業也將更加繁榮,使中部地區各地都能夠得到全面且一致的發展,藉此找到屬於中台灣特有的論述,如此將能找到中部地區在台灣屬於自己的位置。因此,中部地區要蛻變成一隻美麗飛躍的蝴蝶,本研究從中部在地觀點出發的目的就是希望主政者能從此研究中擬訂出一套針對中部地區,適合中部地區發展的建設藍圖,才能對症下藥,找出中部地區的優勢所在,並朝向追求更好、更高、更充實的「三高」生活理想邁進,使中部地區真正成為實質上的「台灣心臟」,創造中部地區嶄新的生命力,使台商西進不再成為中部產業發展空洞化的因素,轉而在在地優勢的基礎上能夠成功利用中國大陸所帶來的機會。

透過對中部地區產業研究的瞭解,除了能夠在經濟層面上提供主政者政策上的參考方針,帶動中部地區的整體發展與繁榮,進而使中台灣得到應有的重視外,由於中部地區精密機械、光電及其它相關產業以全球市場為大宗,且是中國大陸急欲發展的產業,在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與進出口往來也愈來愈大,因此中部地區也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有鑒於此,本研究也希望以中部地區產業的研究為基礎,從政治、經濟與社會三個面向上建構出有助於理解中部產業發展的整體性指標,如此將能了解中部地區在產業發展上有別於其它區域的環境特殊性、優勢與限制,進而提出策略以強化中台灣在中國大陸堀起與全球化趨勢下的整體競爭力,將有助於主政者進一步在兩岸經貿策略上的制定,在這個過程中也就能使主政者更加理解中部地區在全球的位置及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並對中部地區投入更多的關注,如此將是中台灣地區人民之福!

回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