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位置: 劉育嘉 > 未分類
閱讀史學書籍的技巧
by 劉育嘉 2011-12-11 23:27:50, 回應(2), 人氣(1148)
 
一、前言

 

      人們觀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都有自己的角度、認知與理解。我

以自己的學習歷程與讀史心得,來引發朋友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就中國

歷代史學的發展,史書的編纂,都深受司馬遷史學的影響最大。司馬遷

撰寫《史記》的體例為〈本紀〉、〈世家〉、〈列傳〉、〈書〉與〈表

〉,其撰寫方式為後代歷朝編纂史書的範本,而斷代史書的體例則以班

固的《漢書》為正式體例。由於大多數史書皆以〈本紀〉中的帝系為時

間傳承與紀年的依據,所以外國學者或本國留學學者誤解中國史書乃是

帝王家譜的觀念,這是錯誤的看法。畢竟,歷代史書中的〈本紀〉篇幅

占不到全本史書的1∕5,另外4∕5則是記載當時朝代的人物、事件等各方

面史事,怎麼能說是帝王的家譜呢?

      只是歷代的史書,在引用漢武帝創建的年號來編年,是為了紀年的

方便,也是著重在帝位傳承的表徵。所以,學習歷史首重時間,其次是

空間。因此當各位朋友們在求學過程中,可曾翻閱國中與高中的歷史課

本,課本最後面都附錄歷代帝系表呢?以下介紹給各位朋友們有關帝系

表的記憶技巧……

 

大一統王朝之帝系表:(背誦的口訣)

 

西漢:高、惠、文、景、武、昭、宣、

          元、成、哀、平、孺子嬰

 

東漢:光武、明、章、和、殤、少、安、順、

   沖、質、桓、靈、少、獻

 

唐朝(祖)      (宗) 中     
 
   玄         肅      代          德     
 
   憲         穆      敬          文      武
 
   宣         懿      僖          昭     

北宋(祖)、(宗)、真、仁、英、神、哲、徽、欽 

 

南宋高、孝、光、寧、理、度、恭、端、帝昺 

 

明代:太、惠、成、仁、宣、英、景【英】、憲

          孝、武、世、穆、神、光、熹、思

 

清代(祖)爾哈赤、(宗)太極、(祖)順治
 
   (祖)熙    、   (宗)正  、 (宗)乾隆

         (宗)慶    、   (宗)光  、 (宗)咸豐

         (宗)治    、   (宗)緒  、 (代皇帝)宣統 

 

二、什麼是歷史

 

      一般討論史學理論與方法的專書,在書本的開頭差不多都會談到「

什麼是歷史?」這個題目。以What is History?為書名的書也不少,但

英文History 一字起源於希臘文,希臘文historia一字,乃有研究調查之

義。

      一般來講,所謂歷史,不外是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或者是以往實

際發生的事件的記錄。而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的留存,靠幾種情況:一

為當事人的親記,二為當代人的傳述,三為文獻與實物的遺存。歷史於

往事的記錄以外,應是研究往事的學術。法國史學家布羅(Marc Bloch

,1886-1944)就說:「歷史是人在時間中的科學」;英國史學家柯林

吾(R. G. Collingwood , 1889-1943)也說:「歷史是一種研究」,

所以學者們都認為歷史是研究往事的學術。

      研究往事,史學家無法將所有的往事網羅殆盡,所以基本的史實是

歷史的骨幹,可稱為歷史事實。而史學家最初注意的是事件,而不是時

間與地點。其次,史學家注意事件,不是在於事件本身,而是在於史學

家的先念。故一般性的事實能否成為歷史事實,關鍵在於史學家的選擇

,但歷史事實在量的方面,只佔一般事實的絕小部份。而歷史係史學家

根據歷史事實寫成,所以史學家與事實二者是形成歷史的必要條件,缺

一不可。

 

三、史學家的「史識」問題

 

      中國,是一個講歷史,而有歷史的民族。史官的設置,始於黃帝的

倉頡。而中國人作史,最初的目的為了經世,以「道」與「義」易天下

,誠所謂;「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也。而司馬遷作史,除了繼

承父親的遺志,亦志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唐

以後,官修史書,官方控制修史的權力,集體創作,為了作史而修史,

亦漸變而失去了「道」與「義」。唐人劉知幾《史通》與清人章學誠《

文史通義》,二人提倡史學,欲恢復孔子作《春秋》的精神,而提出「

才、學、識」三者,三者得之不易,而兼三尤難。非識無以斷其義,非

才無以善其文,非學無以練其事。故一位優秀的史學家是難得,但優秀

的史學家更應具備真實「心術」。

      所謂「史識」是史學家的觀察力,亦即史學家選擇事實的能力。而

選擇事實的標準,是最重要的。憑靈感選擇,憑興趣選擇,憑天賦的才

慧選擇,都無法將最富意義的歷史事實選擇出來。所以。史學家選擇事

實,需考慮下列標準:

(一)美善的標準

      選擇美的事實,是史學家選擇事實的重要標準之一,歷史對人生有

價值,在於歷史上充滿了美。醜的事實,如不是為了鑑戒,還是省去為

宜。隱惡揚善、為賢者諱,是史學家選擇事實的標準,孔子作《春秋》

, 於齊桓、晉文,皆錄其功;刪詩書,於商周盛王,存其頌美,這即是

大史家的風采。

(二)鑑戒的標準

      至醜至惡的事實,在此標準之下存留下來,乃是歷史有鑑戒的作用

,是人類重視歷史教訓的最大原因。司馬溫公寫《資治通鑑》,即採用

了鑑戒的標準,溫公暢言:「專取關國家盛衰繫民生休戚,善可為法,

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沒有私毫渲染。

(三)新異的標準

      指事實的特殊性與新穎性。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唐太宗

的貞觀之治,雖是重要的大事,出現在所有中國通史裏,便失去其新穎

性,而使中國歷史乏味。

(四)文化價值的標準

      史學家選擇律曆、禮樂、食貨、天文、地理、輿服、氏族、選舉等

項,都是有文化價值的標準在內的。班固作《漢書》,博採經術之文,

幹濟之策,舉凡文字之有關學問,有繫政務者,必一一載之,如賈誼〈

治安策〉、公孫弘〈賢良策〉等,都是文學家寫出千古可以諷誦的詩歌

文章,存之乃是文化價值。

(五)現狀淵源的標準

      選擇與現在有關的事實,現在人有興趣的事實,以及能解答現在問

題的事實,這樣寫歷史是順其自然的建立一個現狀淵源的標準,將死的

過去與活的現在,連接起來,是極為必要的。

      至少有了這五個標準,才算是具備「專業的學術水準」,對相關材

料有透徹的認識,這樣的史學著作才能經得起考驗,值得各位朋友去閱

讀。

 

四、中國史學的內容

 

      中國史學所包括的內容是:歷史觀點、歷史理論的發展、史料學的

發展、歷史編纂學的發展、歷史文學的發展,史學發展與經濟、政治、

文化發展的相互關係。

(一)「關於歷史觀和歷史理論」

      歷史觀和歷史理論指的是歷史家的歷史觀點和歷史方法,史學流派

的歷史觀、史學思想和歷史方法。歷史觀或稱歷史哲學,就是人們對社

會歷史總的看法,例如:司馬遷歷史觀點的中心是「究天人之際,通古

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把歷史作為變化發展的過程來研究,目的是要

弄通歷史變化,找出歷史經驗。

(二)「關於史料學」

      史料學是研究歷史的資料,包括實物、口碑、傳說和各種文字記載

。研究史料的蒐集、分類、保管、整理和編纂的專門學問,就是史料學

,它是歷史科學的輔助學科。[1]

(三)「關於歷史編纂學」

      歷史編纂學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研究修史制度的發展,一是研究

史書形式的發展,即是史書體裁。修史制度在唐朝以前私修居多,即私

人修國家歷史,而且是一人修史。如司馬遷修史記、班固修漢書,就是

私人撰修國史。唐朝以後官方建立史館制度,由官方來掌控撰修國史的

權力,形成所謂官方說法與迴護君王的過失。

(四)「關於歷史文學」

      歷史文學即中國古代的歷史家都十分強調要寫好文章。文史兼通是

中國古代史學家的優良傳統,唐朝韓愈提過一個著名的論點,叫作文以

載道,的確是經驗之談。歷史書如果寫的太枯燥無味,不吸引人,讀之

使人欲睡,這就影響了宣傳教育的功能。

 

五、中國史學發展的分期

 

      史學的發展是社會變化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因而歷史的分期應該

跟整個中國社會階段的發展相照應。衡量中國史學的發展實際,可把中

國史學分成六個時期: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

清。

(一)先秦時期

      中國史學的發展是古老的,在這一塊土地上,先人的存在就有他們

的歷史,有了意識、有了對歷史的看法與理論,就有了史學的開端。殷

商時期,有了甲骨文字,有了史官,這就是最早的歷史學家。周代有了

孔子及《春秋》是個分界點,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著名的歷史學家,

而《春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史。

(二)兩漢時期

      這一時期史學的顯著特點是規模宏富的通史及斷代史的出現。《史

記》與《漢書》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們是中央集權國家建立、鞏固與

發展的需要表現。沒有秦漢統一局面不會有貫通古今的記傳體通史《史

記》。就史學講,司馬遷的貢獻更大於孔子。學術界以《史記》為通史

的開山,《漢書》為斷代史的初祖,自此記傳一體成為後世奉為圭臬,

故其發凡起例之功,斷不可輕視。此外,荀悅的《史記》又創編年體斷

代先例,劉向父子的《別錄》、《七略》,則是中國目錄學的開端。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的史學發展,呈現私家修史的風氣,史書極為繁富,門類

相當廣泛,從《隋書 • 經籍志》的著作目錄中,就有八百一十七種,共

一萬三千二百六十四卷。以史學門類來說,有記傳、編年、起居注、人

物傳記、譜牒家傳、地理方志及史注等。這一階段的中國政治發展十分

混亂,朝代更迭頻繁,國家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的局面,統治者想從歷

史中總結經驗教訓,以維持其統治權,因而作史成為熱門的學問。

(四)隋唐五代時期

      中國史學的發展在唐一代,史學取得重大成就。統治階級重視修史

,設館修史成為制度,這對歷史編纂確有很大促進。中國二十四部正史

其中就有八部成書於唐代,這就是一個例證。而劉知幾的《史通》是從

理論上總結修史的經驗與教訓,杜佑的《通典》是矯正「正史」書、誌

的弊病而有系統的創新典章制度史。所以,《史通》一書提出了史學理

論的觀點,《通典》為史學開創了典章制度史新路,二書都是繼往開來

之作,在中國史學上建立新的里程碑。

(五)宋元明時期

      兩宋的史學相當發達,探究原因,一方面是統治者企圖吸取前代歷

史經驗,以加強其統治,因而重視修史。另一方面,科學文化的發展,

特別是印刷術的廣泛運用,開拓了人們的眼界,也增加了著作的便利。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通史,《通鑑紀事本末》是新創紀事本末體,還

有《通志》與《文獻通考》。此外,方誌在兩宋特別是南宋大量出現,

金石學亦是宋代學者開創的新園地。而大部頭的類書編寫更是這一時期

的特色,宋代有《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太平廣記》、《文苑

英華》四部大書。明代更有《永樂大典》。

(六)清代時期

      清代的史學也有相當的發展,官修與私修的著述很多。但因文字獄

的影響,造成清代學風以考據學為最盛,乾嘉時期戴震與惠棟二人,引

領考據學的黃金時代,他們對中國有史以來的全部學術文化進行一次最

大規模的清理與總結。而《四庫全書》更是中國曠世以來的巨著。

 

六、歷史的功用與弊害

 

      有人認為:歷史「祇是一堆雜亂的事實」,「邪惡所聚」,「謊言

所出」。也有人認為:「沒有記憶,人將失其所以為人,歷史則是記憶

的生命」,「生活在歷史中如生活在空氣中一樣,無法避開」。以上都

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也增添了人們許多迷惘。在中國文化中,尊史是一

個很大的傳統。宋代以後,更有「國可滅,史不可滅」的觀念流行。

      歷史有功用、也有弊害,用心平氣和來看待:

(一)精神上

      歷史能為世人帶來精神上的境界,使人的生存空間延長,神遊於時

光隧道中。閱讀《三國志》好像身處一個驚濤駭浪的變動時代,若翻閱

《貞觀政要》好比躬逢一個燦爛輝煌的文明盛世。唯有歷史,能使人生

存在無限的時間裏面,可以逃避現實的塵囂,尋求知識的樂趣,甚至神

交古人。

(二)啟迪思想、增加智慧

      歷史是思想最大的泉源之一,歷史又是人類經驗的記錄,以往人類

的經驗,適可為來者作參考。「一切歷史的目的和範圍,即在以過去的

例證來傳授我們,指導我們的欲望和行動的智慧。」以唐太宗所言為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能為人類

作參考,以增加智慧,在於鑑戒的作用。

(三)治世

      資治是歷史最實際的一種功用,中國史學家為歷史下定義:「夫史

者,所以紀政治典章因革損益之故,興夫事之成敗得失,人之邪正,用

以彰善癉惡,而為法戒於萬世。故聖人之經綸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

惟有史以維之也。」故從事實際政治者,應知歷史,因為歷史是政治知

識與政治智慧的淵源。司馬光(溫公)撰《資治通鑑》給宋神宗御覽,

就是這個用意啊!

(四)人類進化與文明

      最文明的民族往往是最重視歷史的民族,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最

不重視歷史,所以印度至今仍是愚昧而落伍。人類心理上的一種至高希

望,即名留青史,聲名可藉歷史與天地不朽,古今中外凡立德、立功、

立言者皆是之。而歷史所留之名,「褒見一字,貴踰軒冕;貶在片言,

誅深斧鉞。」[2] 即是懲惡勸善的功能。

(五)當歷史被野心家所利用

      史學家沉淫於盲目的愛國主義,以錯誤的歷史觀念,引導全國完成

歷史使命,發動戰爭導致血流成河、屍骨遍野的慘劇者。如希特勒與墨

索里尼,發動二次世界大戰的禍首,就是曲解歷史的功用。

(六)劣史充斥與良史不現

      史學家為宣傳而寫歷史,則所寫成的即是劣史。這樣的史學家是危

險人物,能癲倒是非、混淆事實,能誇張人間的醜惡,此乃「奸邪之徒

」。這樣罪惡的人物像馬奇維利(Machiavelli)、列寧(Lenin)等皆自

其中得其「奸邪之策」,危害世界。站在全人類的立場,歷史是祥和的

福音,而不是掀起人間仇恨的號角。

 

七、當代史學的迷惑

 

      當代史學家認為歷史的變化莫測,無法得到其全部真相,所謂客觀

的歷史真理與絕對的歷史定律,實際上並不存在。十七世紀時,西方世

界發生了科學革命 (scientific revolution),對人類發生空前的影響,人

類對宇宙方面的知識與體質方面的知識,煥然一新,宗教的權威於是動

搖,其影響及於史學與神學的觀念,不再能完全支配史學家。十八世紀

理性主義史學家,主要是反對宗教史學思想,到了十九世紀西方史學推

至嶄新的階段,這個史學運動,主要是使史學完全解脫了神學的控制,

而進到科學的領域去。倡導科學精神的史學方法來研究歷史,對與史料

,沒有宗教、種族與文學的偏見,常常持有尋源、懷疑與批判的態度。

(一)要問史料的來源如何?是不是第一手史料(原作者親筆所作)。

(二)要問所用的史料是否夾雜後人的意見?是否有被人修改?

(三)原始史料不存,方可許用最早的二手史料(轉手的史料),但二

         手史料不能取代原料。

(四)原料與二手史料的價值判斷,依時間、地點、親見或傳聞為主。

(五)要注意記載人記載事實的動機與態度。

      以上原則,用批評的方法,研究人類的歷史,是當代史學科學研究

的新基礎,也就是用科學精神來寫歷史。但是史學家不可能如科學家所

得到的精確結果,而專研的精神應該是一樣的。歷史與科學的爭辯,歷

史是研究往事,往事包羅萬象、錯綜複雜,又是一門綜合性學術,它包

括任何學術,但不等於任何學術。故歷史與科學有明顯的分野:

(一)歷史與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截然不同的

      科學研究自然,從宇宙之大,到一草一木,舉凡天地萬物,都是科

學研究的範疇。歷史則研究人事,往事紛紜,無一不與人相涉,即是研

究以往的人事。所以,歷史與科學難以同科。

(二)歷史與科學所追求的目的不同

      科學研究自然,欲求取其中的定律與真理,自然界的種種變化緩慢

、且有規律,普遍性的定律往往存在。歷史研究是人事,則因人的性格

、心理、成長環境與教育,產生千變萬化、莫可猜測的結果,在沒有定

律範圍及變幻莫測的人事,人事上的真理,以時間不同,空間相隔,往

往失去其絕對性。所以,歷史決不重演,是不容爭議的,歷史事件只有

獨特性,沒有普遍性,因此沒有通則可尋。

(三)歷史與科學所研究的本質不同

      歷史是研究「變」的學術,科學是研究「不變」的學術。當科學研

究原子,發現了一個原子,就可以發現所有其他同類原子,知到鴿子的

習慣,就可以知道所有其他鴿子的習慣。歷史研究人事,某人的生平,

無法概括任何其他人的生平。總之,人太複雜、太多變、太具有靈性了

,由人引發出來的事,便無法捉摸,所以聚眾而成的歷史時勢,不但是

複雜因素的結果,同時永遠是獨特的,一旦某一歷史時勢出現了,都是

以前沒有出現過以後不可能再出現的變局。

(四)歷史與科學在運用上的差別

      科學是能預測的,科學上的定律可以從已知推到未知。歷史則不能

夠預測,史學家是研究已發生者為任務,不研究可能發生或可能不發者

。對於未來,史學家只能關注,不能干涉。

    以上幾個方面而言,就可以清楚看出歷史與科學的區別,研究歷史時

不應掉入科學方法的迷失。

 

 

 

[1]  唐朝每一位君王都有起居注、實錄,這些是撰寫《舊唐書》與《新

唐書》(唐代歷史)的史料。

 

 

[2]  三國時代曹操與諸葛亮,南宋時期秦檜與岳飛,這都是青史留名正

反兩面最好的例證。

回應(2)
學弟真是好學不倦.我自嘆不如
學姐謙虛啦!
凡是有著作與論文的發表,都代表教師的研究成果。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