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蘭階吐秀--蘭花的薏象
by 陳月秋 2016-01-15 03:48:40, 回應(0), 人氣(3535)
蘭花意象/黃秋芳

蕙蘭?那不就是我的蘭花嗎?

我叫將軍,她是我的四姨太。不過蕙蘭才是我的最愛啊!

修辭,最美麗的化妝師

有沒有注意到,每一棟房子的外殼蓋好以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對啦!就是要修飾,要裝潢,要粉刷、打蠟、貼壁紙、裝設彩色玻璃……,務必要把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主人住起去以後,才能心情愉快。

當然,住在美麗房子裡的每一個人,別以為就可以永遠輕鬆隨興、邋裡邋遢過日子,任何時候,還是要講究修飾、化妝,才能讓別人深刻地認識自己,這是一種非常時髦而必要的「生活攻略」,套一句現代話說,就是要講究個人的「行銷品牌」。

不只是一棟房子、一個人,就連閱讀和寫作都是這樣,在字句上講究,盡量寫得活潑生動,這就是「修辭」,文字裡最美麗的化妝師。

關於修辭,第一件要學會的功課是「具體」。無論是看得到的「物件」或看不到的「感覺」,都要形容得細膩、周全,讓沒看過、沒經驗過的讀者,好像也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摸得到。

為了寫得具體,需要訓練我們知覺器官的靈敏度。

先訓練我們的「視覺」。同樣一枝鉛筆,有人看到筆蕊、木頭和彩色的外衣;有人看到的是紅、黃、白等各種顏色,天使、弓箭、紅心等各種造型,甚至還有不整齊的削痕,喫咬過的金屬環;更細心的人還會觀察那枝鉛筆褪色的程度,以及握筆的那隻手。無論鉛筆、電燈、字典,或者是遺落在地上的一張紙,生活裡的點點滴滴,平常都要仔細觀察,然後去假想那些痕跡可能發生過哪些故事。

「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深入體會也是這樣。閉上眼睛,集中心思去聽、去摸、去聞、去嘗,然後問自己,這是什麼東西?讓我們聯想到什麼?我們要怎麼把那種感覺說清楚呢?

進一步的修辭化妝術

「具體」的修辭目標是,把話說清楚、說細膩、說得很真實。

有時候,我們又不想把話說得太直、太淺,我們喜歡朦朧一點、曲折一點,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比喻」和「譬論」,好像讓文字拐一個彎,走進宛延幽深的「不可知處」,加入更多一點點「跳接」和「想像」,文字就顯得更為美麗、豐富而深刻,這樣的修辭方法,最適合運用在抽象的「情緒渲染」和「議論說服」。

運用「比喻」有三個原則。第一「有關係」,我們說:「蝴蝶是會飛的花,鹿是會跑的樹。」這是從蝴蝶與花的豔麗、鹿角與樹的分枝中找到的相關性;第二是「有距離」,說玫瑰很像薔薇,不僅沒有說明作用,反而讓人覺得荒唐可笑。所以做比喻時,距離不要太近,把動比為靜,把抽象比為具體,或者是把具體比成抽象,把靜化為動,讓比喻之間,有一點「不可通性」,效果反而更好,比如在捕捉靜態的霧:「以小貓的腳步,蹲視這個城市,然後走了。」水溶溶的四周,一時好像都動起來。

最重要的比喻原則是「創新」。第一個說女人像花的,清新可喜,第二個說女人像花的人,顯得很俗氣;說人胖得像一個麵包,頗為有趣,說人胖得像豬則不只可厭,而且可鄙。小男生說:「女生最討厭。」並不稀奇,稀奇的是:「女生就像蜜餞,酸溜溜,甜蜜蜜;女生的笑要像西瓜一樣,越甜越好。」;形容「媽媽像太陽」,很平板,把太陽延伸成「媽媽像太陽,有時陰,有時晴。」就能真實、強烈地呈現出時而溫柔、時而壞脾氣的媽媽。

從「比喻」進一步晉級變身的修辭化妝術是「譬喻」。

以「舊木好燒,老馬好騎」來譬論「老朋友最可信賴」時,並不是單只把朋友比做木頭、比做馬;以「把他投進水裡,他還是會咬著一條魚爬上來。」來譬論吉人天相時,也沒有把人比成一條魚。不是像「比喻」一樣,拿「這個物」比「那個物」,指「這個」像「那個」,而是拿一件事情比另一件事情,「舊木好燒,老馬好騎」整件事讓我們理解老朋友的意義,「把他投進水裡,他還是會咬著一條魚爬上來。」整件事讓我們體會什麼叫幸運,這整件事情都有相關性。

蘭花是美好的象徵

「比喻」和「譬論」修辭法,常常在文字裡形成讓人難忘的深邃意象,其中,蘭花是極常見的創作素材。

蘭花有一種矜持的香氣,剛開始並不搶著展露,卻有一種無形的雅緻寧馨,淡淡的、靜靜的,終而無限擴張。《易‧繫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臭」這個字,在這裡要念「ㄒㄧˋㄡ」,可不要想歪了,誤以為是廁所那種讓人難受的臭味,這是古代人說明「味道」的方法。翻成白話文,就是我們這樣投機,你明白我,我知道你,彷彿什麼都不用盡說,就可以相印於心,好像馨香的蘭花,靜靜相融,你沾濡著我的芳馥,我也渲染出你的清芬。

孔子說:「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從此,蘭花成為儒家文人心中高風亮節的代表花朵。

蘭花生於林澗深谷之中,離塵,所以淡雅,絕不受塵垢污染,在這種情境下,蘭花被賦予「高德隱士」的形象,遠離仕途、不求名聲,象徵著只求胸中坦蕩的美好人格。所以,我們常常把蘭花當做一種「美好」與「相融」的象徵。

「蘭藻」比喻文詞優美;「蘭石」比喻高尚、不輕易改變的節操;「蘭蓀」、「蘭桂」表面說的是香草,也引申成具有美德的賢士;「蘭交」、「蘭契」、「蘭客」,指的是情意相投、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蘭襟」可以比喻衣襟,也可以譬論成良友;「義結金蘭」、「契若金蘭」做為異姓兄弟生死相交的象徵,「蘭譜」或「金蘭簿」是他們交換系譜的證書。

「蘭亭會」是東晉王羲之等人亭敘賦詩的風雅韻事,王羲之當場以繭紙、鼠鬚筆寫出著名的「蘭亭集序」;李白一曲「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寫盡沈鬱放縱。

就算回扣在平淡的日常生活,我們生活的空間,或是使用的器物,真能感受到寧馨安詳,靜雅美好,我們也喜歡用「蘭花」來比喻。像「蘭堂」代表廳堂;「蘭燼」代表燈花;「蘭湯」代表泡澡;「蘭橈」、「蘭舟」代表船隻;「芝蘭之室」和「蘭芷之室」代表好的環境。

蘭花的成語與典故

這些關於蘭花的美好嚮往,隨著歲月錘鍊、累積,成為我們常常引用的「成語」,同時也在文化記憶裡,創作出許多意象強烈的典故。

蘭皋蕙林」說明芳香聖潔之地;「空谷幽蘭」跳脫空間,把深谷中的蘭花比喻成高潔、幽雅的人品;「春蘭秋菊」均為一時之秀,比喻各有長處;「芝蘭玉樹」、「蘭桂騰芳」、「蘭桂齊芳」、「蘭薰桂馥」、「蘭芳石堅」、「蘭根白芷」這些成語,都用來比喻美好的本質,因為香氣濃郁,久久不散,所以可以世德流芳、文采顯達,從而延伸到家族興旺、子孫昌盛,彷如可以歷久而不衰。所以,祝賀子孫增益的賀辭,我們喜歡用「秀茁蘭枝」、「芝蘭新茁」、「蘭階吐秀」、「蘭階添喜」,感受到一種純淨昂揚的生命力。

這種清新純淨,很容易讓詩人聯想成完美女性的典型。王勃〈七夕賦〉書寫著:「金聲玉韻,蕙心蘭質」;柳永〈離別難──花謝水流倏忽詞〉記述:「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玉女搖仙佩〉又寫:「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餘深情」;《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說書:「外面生得一副好姿容,心裡藏著一副蘭心蕙性」;《長生殿.絮閣》一折玄宗唱:「恁蘭心蕙性,漫多度料,把人無端奚落」。

無論是「蕙心蘭質」、「蕙心紈質」、「蕙質蘭心」、「蘭心蕙性」,全都用來比喻女子高雅、聰慧、善良、賢淑的性情和品德。

相對地,生命有生有滅,常常讓人覺得美得「空靈」、美得近於「不真實」的蘭花,如果遭遇磨難,當然是極大的痛楚。「蘭摧玉折」哀少年、「蘭摧蕙折」輓少女,這些不幸的慨嘆,都用來強化美好消歇、青春夭逝的捨不得。

保存最早的蘭花畫卷,是宋代畫家趙孟堅的蘭花畫,他在畫上題詩:「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這種心情,是不是會讓我們聯想起胡適寫的〈蘭花草〉:「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草卻依然,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開得許多香。」

到了宋朝覆滅,鄭思肖畫的蘭花畫,多半連根帶葉,飄泊在空中,濡染出陳之藩在〈失根的蘭花〉一文中,國土淪亡、根著何處的無可奈何。

瞧!因為這些曲曲折折的蘭花典故,是不是讓我們在看蘭花、讀蘭花的時候,多出一點點不一樣的心情呢?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