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乃潭三部曲~第二樂章:尋找平埔的蹤跡
by 許名勝 2012-09-11 21:00:55, 回應(0), 人氣(1405)
「卓乃潭」,我的故鄉,位於彰化縣田中鎮北方的村落,若以現在的行政區域劃分,一共包含了田中鎮的中潭、頂潭與龍潭三個里。小時候未曾對這個地名懷以任何的疑問,當田中的朋友問起我所居住的地方時,總是不加思索地脫口回答「卓乃潭」三個字。隨著年紀的增長,又因修習民族學相關課程,汲取平埔族的文化歷史後,慢慢地開始思索,自己的故鄉是否也覆蓋著平埔族的足跡。翻閱文獻,得知彰化平原曾經是平埔洪雅族的生活樂園。又攤覽古地圖,早在三百多年前,在故鄉的位置上,已出現了「大武郡社」的聚落名稱。康熙六十年代(約1720年代)後,因日以劇增的漢人移居至此地,原為平埔族所擁有的土地逐漸為漢人聚落所取代,為了管理上的方便,於是,清官府在此設立了大武郡堡。範圍包含今彰化縣埔心、社頭二鄉全部,田中鎮、永靖鄉大部分,以及員林鎮、溪湖鎮、田尾鄉等地;並包括了南投縣的南投市與名間鄉各一小部分。西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再將大武郡堡分為東、西兩部分,省稱為武東、武西兩堡,而卓乃潭就是武東堡的漢人聚落之一。
1740年(乾隆五年)劉良璧等編纂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與《重修台灣府志》中記載:
大武郡保管下:舊社莊、崙仔莊、崁頂莊、枋橋頭莊、陳厝莊、紅毛社莊、油車店莊、火燒莊、濫港東莊、西成莊、柴頭井莊、馬光厝莊、新莊仔莊、卓乃潭莊、橋頭莊。
這是「卓乃潭」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紀錄。由於「卓乃潭」這三個字,與漢語發音差異過大,興起對台灣地名感興趣的我。台灣著名的地理學者洪敏麟教授曾為卓乃潭地名的由來作相關的記錄:相傳於兩三百年前,一名來自大陸福建的蕭姓漢人男子,娶苗栗大湖地區的泰雅族少女為妻,因少女的名字叫卓乃,人們遂稱此口潭為「卓乃潭」。仔細觀察卓乃潭的範圍,包含中潭、龍潭與頂潭普遍較其他地區的地勢低漥,隱約可以印證原為水潭的傳說。然而,對於「卓乃」兩字的由來,基於民族學系的學養敏感度,我直覺地懷疑記錄的可信度,於是,請教專精於原住民文化研究的老師,泰雅族中是否有記載著「卓乃」的名字,得到的答案竟是:沒有。於是,我推論,記載中的泰雅族應改為平埔族的可能性較大。早期漢人祖先來到台灣開墾,往往透過入贅給平埔族女子的方式取得土地。若以地名讀音和歷史相互對照,這樣的推論應該比較具有可靠性。
我嘗試在文獻中搜尋,早期生活於此的平埔族的蛛絲馬跡。終於在《臺海使槎錄》<番屬六考>中找到,西元1722年黃叔璥任巡察臺灣御史,遊歷台灣各地,途中經過大武郡時所記載的〈大武郡社捕鹿歌〉:
今日歡會飲酒,明日及早捕鹿,回到社中,人人都要得鹿,將鹿易銀完餉,餉完再來會飲。
1740年(乾隆五年)劉良璧等編纂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與《重修台灣府志》中記載:
大武郡保管下:舊社莊、崙仔莊、崁頂莊、枋橋頭莊、陳厝莊、紅毛社莊、油車店莊、火燒莊、濫港東莊、西成莊、柴頭井莊、馬光厝莊、新莊仔莊、卓乃潭莊、橋頭莊。
這是「卓乃潭」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紀錄。由於「卓乃潭」這三個字,與漢語發音差異過大,興起對台灣地名感興趣的我。台灣著名的地理學者洪敏麟教授曾為卓乃潭地名的由來作相關的記錄:相傳於兩三百年前,一名來自大陸福建的蕭姓漢人男子,娶苗栗大湖地區的泰雅族少女為妻,因少女的名字叫卓乃,人們遂稱此口潭為「卓乃潭」。仔細觀察卓乃潭的範圍,包含中潭、龍潭與頂潭普遍較其他地區的地勢低漥,隱約可以印證原為水潭的傳說。然而,對於「卓乃」兩字的由來,基於民族學系的學養敏感度,我直覺地懷疑記錄的可信度,於是,請教專精於原住民文化研究的老師,泰雅族中是否有記載著「卓乃」的名字,得到的答案竟是:沒有。於是,我推論,記載中的泰雅族應改為平埔族的可能性較大。早期漢人祖先來到台灣開墾,往往透過入贅給平埔族女子的方式取得土地。若以地名讀音和歷史相互對照,這樣的推論應該比較具有可靠性。
我嘗試在文獻中搜尋,早期生活於此的平埔族的蛛絲馬跡。終於在《臺海使槎錄》<番屬六考>中找到,西元1722年黃叔璥任巡察臺灣御史,遊歷台灣各地,途中經過大武郡時所記載的〈大武郡社捕鹿歌〉:
今日歡會飲酒,明日及早捕鹿,回到社中,人人都要得鹿,將鹿易銀完餉,餉完再來會飲。
郁永河來台灣採集硫磺時沿途記錄的《稗海記遊》中對於大武郡社的女子也有相關的描述:
大武郡之女,時以細砂礪齒,望若編貝。大武郡社文身者愈多,耳輪漸大如碗;獨於髮加束,或為三叉、或為雙角
至洪雅族的大武郡社,見「三少婦共舂,中一婦頗有姿;然裸體對客,而意色泰然。」
透過歌詞與文字記載,我幻想自己是大武郡社的子民,以天地為蒼穹。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獵鹿維生,萃取天然的顏料妝扮自己,自給自足、與世無爭,天天飲酒作樂,毫不矯揉造作,這樣的生活多麼快樂逍遙啊!
如此快意,並無法維持長遠,在漢人大量的遷移台灣後,平埔族人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威脅。漢人透過各種手段,從天真的大武郡社人手中取得土地,土地因而大量流失,原本居住在此的主人必須遷移他處或為漢化。黃逢昶於《台灣生熟番紀事》中所提的一首〈熟番歌〉,真實的反應當時平埔族人的處境: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呼將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 『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 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如今,卓乃潭地區的居民鮮少聽到有人提及與平埔族有關的傳說,在漢文化強勢的入侵下,平埔族的歷史與文化可說是蕭聲匿跡,唯一留下的是「卓乃潭」的第明與稀疏的文獻記載供候人做時空交錯的想像。單車繼續沿著八堡圳兩岸,綠蔭不斷的向前伸展,思緒在三百多年的時空來回穿梭,蒼鬱的彰化平原、波光粼粼的潭水,梅花鹿群自由地奔馳在廣大無垠的綠色大地。大武郡社的平埔族頭目帶領著社中族人,傳唱著祖先千百年來吟誦的歌曲,在我心深處幽幽低迴。
大武郡之女,時以細砂礪齒,望若編貝。大武郡社文身者愈多,耳輪漸大如碗;獨於髮加束,或為三叉、或為雙角
至洪雅族的大武郡社,見「三少婦共舂,中一婦頗有姿;然裸體對客,而意色泰然。」
透過歌詞與文字記載,我幻想自己是大武郡社的子民,以天地為蒼穹。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獵鹿維生,萃取天然的顏料妝扮自己,自給自足、與世無爭,天天飲酒作樂,毫不矯揉造作,這樣的生活多麼快樂逍遙啊!
如此快意,並無法維持長遠,在漢人大量的遷移台灣後,平埔族人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威脅。漢人透過各種手段,從天真的大武郡社人手中取得土地,土地因而大量流失,原本居住在此的主人必須遷移他處或為漢化。黃逢昶於《台灣生熟番紀事》中所提的一首〈熟番歌〉,真實的反應當時平埔族人的處境: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呼將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 『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 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如今,卓乃潭地區的居民鮮少聽到有人提及與平埔族有關的傳說,在漢文化強勢的入侵下,平埔族的歷史與文化可說是蕭聲匿跡,唯一留下的是「卓乃潭」的第明與稀疏的文獻記載供候人做時空交錯的想像。單車繼續沿著八堡圳兩岸,綠蔭不斷的向前伸展,思緒在三百多年的時空來回穿梭,蒼鬱的彰化平原、波光粼粼的潭水,梅花鹿群自由地奔馳在廣大無垠的綠色大地。大武郡社的平埔族頭目帶領著社中族人,傳唱著祖先千百年來吟誦的歌曲,在我心深處幽幽低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