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S991038
by 賴其偉, 2010-11-13 11:02, 人氣(238)
人力配合生產所需要的人員數。
加班:計畫的加班生產量。
產量:每單位期間內的總產量。
外包:在規劃期間內所需要的外包產能。
待補(預收)訂單:在本期未能滿足的需求延至未來某個期迦補足的數量。
每期庫存量:規劃每一時期末的存貨量。
每期聘/解僱勞工:總生產計畫的目標是在最大利潤的前提下滿足需求。總生產計畫問題可定義如下:在給定規劃時間長度內的每一期間之未來需求資訊,決定每一期間的生產水準、存貨水準以及產能水準(自製或外包),以使得在規劃時間長度內公司的利潤達到最大
總生產計畫的程序通常包含下列四點:
1.預測其未來計畫時程產品線之需求。
2.將產品線之總需求轉變成對勞工、機器、與其他資源之需求。
3.發展各種不同產能使用之方案或策略,以支援總需求。
4.建立一套評估標準,以選擇一最佳產能使用方案。
主生產日程說明所生產最終項目需要的時間與數量。

物料清單列出生產一成品所需全部的裝配件、次裝配件、零件及原料。

存貨紀錄是依時期來儲存各個項目的資料狀況,包括毛需求、預定接受量及預期現有庫存;也包括其他細節,如供應商、前置時間及批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