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S991033廖慶鴻 (遲交)
by 廖慶鴻, 2010-11-07 17:31, 人氣(288)
發展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及工作評量(Method study and work measurement)。泰勒出生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州,生長於富裕的家庭,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但因眼疾聽從醫生的勸告而退學。泰勒年輕時曾遊學法國、德國及義大利,他在1883年夜間部史蒂芬斯學院(Stevens Institute)拿到機械工程學士學位(M.E. degree)。1878年到1889年他曾受雇於密德瓦鋼鐵公司(The Midvale Steel Company),他從基層的工人做起,升到職員、機械工、組長、繪圖主任,獲得學位後晉升到總工程師,那時他年僅37歲。1898年後,他當顧問工程師,他最輝煌的工作是1898年到1901年服務於伯利恆鋼鐵公司(The Bethlehem Steel Company)的那段時間。除了顧問的工作外,泰勒發展了各種新的製造程序,並且獲得上百件專利。

工作研究的目的是要確保個人的時間和才能以及每一部機器的操作時間均能作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生產力(Productivity)及獲利性(Profitability),並維持雇用人員有高的給付薪水及獲得高的工作滿意度(Satisfaction)。泰勒著名的論文有:“A Piece Rate System(1895)”, “Shop Management(1903)”, “On the Art of Cutting Metals(1906)”,之後他匯集經驗及思考於191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說明科學管理的四原則:

(1)將每一個人的工作、每一單元均以科學方法加以分析,取代以往嘗試錯誤所得的經驗法則。

(2)選擇最適當的作業員,而且要訓練作業員以經過研究的方法來改善。

(3)使管理員與作業員之間,發展出合作的精神。

(4)在管理者和作業員之間,將工作責任公平的劃分出來,使各方均能盡其所長。

泰勒倡導科學管理最力,因此大家公認他是「科學管理之父」、「工業工程之父」、「時間研究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