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第二章、工作研究
by 劉明春, 2010-10-30 04:29, 人氣(341)

一、工作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涵義?

       工作研究主要是「作業程序研究」及「程序發展研究」。

       將「人、設備、材料」有效運用,提高生產力、降低工時,控制「品質、時間、成

       本」,將有限資源運用在產出上面,作有效產出。

 

工作研究工作研究起源於科學管理之父泰勒(Taylor)的「時間研究」及吉爾勃斯

 (Gilbreth)的「動作研究」,其目的均為改善工作方法、減少時間浪費等。因此,工作

研究、工作簡化、方法工程均代表相同意義,只是其應用程度不同而已。。由上述所

言,工作研究主要有下列兩種含意:

1、方法研究(Methods Study)

     目的在於制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對工作方法作有系統的紀錄、分析、檢討,對於這

     些資訊設計新的工作方法,以排除材料或作業員的不必要動作。對材料、產品設計

     、作業程序、機械設備工具以及人的動作加以檢討。

2、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即時間研究。在制定最適當的標準時間;決定受過

     適當訓練有經驗的人在正常速度從事作業時「應該」花的時間。時間標準應用在計

     畫與排程上,可估計成本、控制人工費用或作為獎勵制度。

 

     泰勒的時間研究他所倡導的科學管理有下列五項:

      1探討最適合於該項工作的工作方法。

      2選擇適合於該項工作的工人,並予教導。

      3安排合適的工作條件,俾利工人能夠順利工作。

      4設定該項工作的標準工作時間。

      5、如果達成規定的工作量,即支付獎金予以獎勵。

 

 

二、試分述泰勒和吉爾勃斯的貢獻。

 

泰勒在1895年和1903年提出「計件工資制度」和「工場管理」。對近代工

時學發展影響極大。1911年,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提出管理四原則:

1個人工作時每一動作,應發展一套科學,以替代舊式經驗法則。

2應以科學方法選用人工,然後訓練、教導、發展,以替代由工人自己選擇工作及訓

     練自己方式。

3誠心與工人合作,使工作實施更能符合科學原理。

4任何工作,管理階層與工人均有幾乎相等的分工和相等責任。屬適宜由管理階層承

     擔的部分,由管理階層承擔。

     吉爾勃斯重視每一個細微動的浪費。1912年吉爾勃斯夫婦首次發表「細微動作研究」。

     所謂細微動作研究,係利用攝影機及計時器,將某一操作動作拍攝下來,用計時器在影

     片上準確顯示動作的時間,從影片上分析基本動作,確定每項動作所發費時間。吉爾勃

     斯重視每一個細微動的浪費。1912年吉爾勃斯夫婦首次發表「細微動作研究」。所謂細

     微動作研究,係利用攝影機及計時器,將某一操作動作拍攝下來,用計時器在影片上準

     確顯示動作的時間,從影片上分析基本動作,確定每項動作所發費時間。

     吉爾勃斯後來又發明另一技巧,稱為「動作軌跡影片」。在工作者手、手指或身體其他

     部分繫一小燈泡,用攝影機拍攝燈光於空間移動的路線,在影片上行成動作軌跡圖。另

     有「動作時間軌跡影片」,即在電燈泡線上裝一特製開關,使動作快時燈光開亮,動作

     慢時燈光關暗,則燈光在影片上線路形成一梨形點虛線,表示動作方向;諸點之間距

     離,即表示動作之速度。動作快,其距離大;動作慢,則距離小。因此可準確測量動作

     之時間、速度、加速與延滯等。吉爾勃斯夫婦將手部動作拼成十七個基本項目,稱之為

    「動素」。

 

 

三、5S是指哪些項目?

1、整理:把要用的與不要用的區分,不要用的則丟棄。

2、整頓:把要用的分類管理。

3、清掃:清掃區域。

4、清潔:保持乾淨。

5、紀律:養成習慣。

 

 

 

四、流程程序圖中所用的符號有哪些?

 

符號

意義

說明

操作

Operation

凡有意改變物料型態所施行的活動,能完成一設定之工作,此即稱為操作。

運送

Transportation

物料於兩不同工作地點的傳遞搬運或工作人員之操作移動。

D

等待

Delay

停滯以待更一步的處理。

檢驗

Inspection

有關各種品質與數量的查驗。

儲存

Storage

存放於倉庫,而為儲存狀態。

 

 

 

五、作業指導書的目的為何?

       作業指導書目的在於訓練、督導作業員,讓第一線人員能夠再標準時間內實施標準動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