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歷程檔登入
位置: 林寶琮 > 歷史教育的重要
by 林寶琮 2011-12-15 11:49:00, 回應(1), 人氣(1182)

過去大學院校的歷史教育,無論是談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或是以漢人為主體建構的「臺灣史」,學生常常反映距離他們的現實生活實在太遠,很難引起學習興趣。有鑑於此,我在擔任本校前身樹德工商業專科學校校長時,為積極推動學校改制升格,特別規畫實施「核心通識」課程,定名為「臺灣民俗與文化」,並經過三年的分析、研究與規畫,即委由江美玲副教授編纂一套教材,配合在民國89年奉准改制更名為「修平技術學院」後,正式實施,作為全校通識教育的共同必修課程。

臺灣文化包括神明信仰與廟宇、節慶與常民禮俗,以及在現代社會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先民古老智慧——二十四節氣等等,學生都應該對相關議題有粗淺的瞭解。而有關「臺灣的音樂」,除歷數原住民、漢族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在臺灣的發展,特別介紹〈思想起〉等民謠、〈七字仔歌〉等,以及臺灣在世界華語流行歌壇獨領風騷的情況,寫來更是如行雲流水,相信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套課程規畫的重點,是期許學生在經過一番民俗探源之後,對於臺灣這塊土地能有更深的認知,且能因為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而能形成更強勁的「文化」共識,進而曉得珍愛斯土斯民,共同打造一個嶄新的文化國度。更重要的是,這一套教材的內容,都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實際接觸的,包括各地博物館常有史前文化相關展覽,原住民文化的展演也日益普及,而各地廟宇及其崇祀儀式,訪談地方耆老增進對相關問題的瞭解等,都是學生可以親身投入,並充分達成教學效果。